新聞中心 > 新聞詳情
職業裝,起源于17世紀的歐洲,至今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成為男士在各種場合的日常衣裝。 職業裝之所以長盛不衰,不僅著裝效果能體現出大方簡潔、端正、挺括、工藝精致感和合體貼切性,并且穿著者的年齡跨度大,適宜于老中青三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而想了解職業裝文化,就不能不重溫一下職業裝的歷史。
職業裝的始祖:1690年,究斯特科爾
十七世紀后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長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爾”和比其略短的“貝斯特”,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克尤羅特”一起登上歷史舞臺,構成現代三件套職業裝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領帶的始祖:1705年,克拉巴特
1670至1675年間,克羅地亞輕騎兵作為路易十四的近衛兵在巴黎服役,他們被稱為“克拉巴特近衛兵”,其脖子上系一條亞麻布引起人們的模仿而成為男裝領口不可缺少的裝飾物,這就是現代領帶的始祖“克拉巴特”。當時,如何系好這條帶子是評價貴族男子高雅與否的標準之一,因此,許多貴族專門雇用從事此項工作的侍從。
長褲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1829年,龐塔龍
1789年,法國大革命中的革命者把長褲“龐塔龍”作為對貴族那緊身的半截褲“克尤羅特”的革命來穿用,最初龐塔龍的褲長只到小腿肚,后來逐漸變長,1793年長到腳面。到十九世紀前半葉,褲腿時而緊身,時而寬松,與傳統的半截褲并存。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男褲完成現代造型。
誕生于休息室的現代職業裝:1853年,拉翁基·茄克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上層社會,有許多禮儀講究,特別是夜里的社交活動,男士必須穿燕尾服,需舉止文雅談吐不俗。晚宴過后,男士們可以聚在餐廳旁的休息室小憩,只有在這里,才可以抽煙、喝白蘭地、開玩笑,也可以在沙發上躺臥,這時那筆挺的緊包身體的燕尾服就顯得不和時宜。于是,一種寬松的無尾茄克就作為休息室專用的衣服登上歷史的舞臺,這就是“拉翁基·茄克”,約產生于1848年前后。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這種茄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限于休息或郊游、散步等休閑時穿用。十九世紀后半葉,這種茄克上升為男裝中一個重要品種,當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學生穿的牛津茄克、劍橋外套也都是這種造型。
中國第一套國產西裝
中國第一套國產西裝誕生于清末,是“紅幫裁縫”為知名民主革命家徐錫麟制作的,徐錫麟于1903年在日本大阪與在日本學習西裝工藝的寧波裁縫王睿謨相識,次年,徐錫麟回國,在上海王睿謨開設的王榮泰職業裝店定制職業裝,王睿謨花了三天三夜時間,全部用手工一針一線縫制出中國第一套國產西裝,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工藝未必超得過西方國家的制作水平,但已充分顯示出“紅幫裁縫”的高超工藝,成為中國西裝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先行者。
四十年代的“軍服”:1940年,跨肩式職業裝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崇尚威武的軍人風度,無論男裝還是女裝,都流行軍服式。自1940年前后起,男裝流行Bold look,所謂“Bold”是大膽的意思,其特點是用厚而寬的墊肩大膽地夸張和強調男性那寬闊、強壯的肩部,與之相呼應,領子、駁頭以及領帶也都變寬,前擺下角的弧線也變得方硬。褲子寬松肥大,上襠很長。
英國田園式的流行:1982年,田園式
八十年代是一個復古的年代,隨著世界經濟一度復蘇,西方傳統的構筑式服飾文化又一次受到重視。七十年代末的倒梯形職業裝這時又回到傳統的英國式造型上來,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人們在這個傳統造型中追求舒適感;胸部放松量較大,駁頭變大,扣位降低。單件上衣與異色褲子的自由組合很受歡迎。人們在穩重的傳統造型中追求無拘無束的休閑氣氛,以在寬松舒適的休閑味職業裝中尋找傳統美的感覺。在這種背景下,英國用粗花呢制作的“田園式”非常時髦,從此,休閑職業裝日漸興盛。
最正統的職業裝樣式,上衣與褲子以及背心都是用相同的面料、色彩縫制而成,并且由職業裝領帶、背心三件套組成,但是很英國式的背心在中國很不受寵,現在少見有人穿著。特別是上海,冬季不是很冷,所以穿著的人更少,其實,我是非常欣賞三件套的,特別是看了《環游地球80天》里的皮爾斯·布魯斯南更是覺得很優雅、紳士。所以就那三件套為例,作些介紹。包括背心在內的三件套西裝,應該是由14個口袋組成的。
需要定制、采購工作服、勞保服相關產品及資料的用戶,可撥打公司服務熱線:028-6141 6833;我們期待您的來電及咨詢,您的滿意是我們服務的宗旨,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