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新聞詳情
佛教服裝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1佛教服裝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1
佛教服裝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2佛教服裝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2
佛教服裝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3佛教服裝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3
佛教服裝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4佛教服裝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4
佛教的服裝文化同佛教的教義一樣,傳入中國之后就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文化及風情民俗結下了不解之緣。并且由于流傳的時間之久遠,地域之廣闊、民族之眾多、及風俗民情的不同,地理氣候的差異,使佛教服裝在各個地區(qū)、民族形成各自不同的服裝文化。因此,佛教僧人的服裝無論從色彩、種類或形式差異等各個不同角度都體現出了佛教服裝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寶貴資料。
佛教僧裝的歷史淵源
從佛教僧人服裝的歷史淵源來看,佛教僧侶的服裝,根據佛教的制度,僅限于三衣。如果依照佛典,僧侶最初只穿一件“糞掃衣”,即從垃圾堆或墳墓地上撿來的破舊衣服再縫好來穿。這樣是為了表示一者可以惜福,二者驅除自己的貪愛之心,有益于增長道心。在印度是熱帶地區(qū),只穿一件衣服就可以。在佛教稱為“袈裟”,即壞色衣,意思是不能用青、黃、赤、白、藍等正色來制衣。也有的稱作“百納衣”,因為袈裟是用很多的小布塊組合而成。后來僧侶逐漸增加,佛制允許僧人接受在家居士的供養(yǎng),包括衣物等。也就規(guī)定了佛教的服裝有“三衣”。即“安陀會”俗稱五衣,做務時穿。“郁多羅僧”俗稱七衣,為入眾或聽講時穿。“僧伽黎”俗稱祖衣,說法或托缽時穿。就是佛教最早正式規(guī)定與一般世俗服裝不同的佛教僧侶服裝。
佛教傳入中國之后,由于氣候比印度寒冷,風俗習慣也大有不同。因此,佛教僧侶的服裝也有很大的改變,數量和種類也有所增加。在中國最初的漢朝的僧人是依師出家,用所依師之姓,也仍然穿俗家的服裝,并不是穿印度僧人的袈裟。后來東晉有位道安大師制定《僧伽規(guī)范》,規(guī)定出家人一律以釋迦為姓,并且要求僧人在佛事活動、講經說法等法會時一律要著袈裟。再加上后來南北朝曇無德等翻譯律典之后,僧人依“戒”為師,一切所行以戒律為準則。這樣一來中國的僧人不僅有“三衣”,除此之外還有當時漢朝一般人所穿的服裝做為內衣,即僧人平常穿的大褂和海青等。與一般俗人不同者只是顏色不同而已,俗人可以用正色,而僧人只能用壞色。故稱僧服為“緇衣”。俗語稱為“素衣”,成為僧人與俗人的對比。
到了唐宋以后,隨著佛教在中國上層階級和民間群眾的普遍信仰,佛教僧人的服裝顏色也就更多的帶有世俗性的傾向。唐宋時期的佛教僧服不至于壞色,主要原因在于唐宋以來的朝廷多次賜予高僧大德紫衣、緋衣等。到了元代僧人的服裝改變?yōu)辄S色為主。如元代文士歐陽玄吟道:“比丘原是黑衣郎,當代深仁始賜黃”。這些主要是元代提倡喇嘛教,密宗比較盛行,所以僧人服裝傾向于黃色。到了明代對僧人的服裝顏色又作了規(guī)定,明《禮部志稿》云:“洪武十四年,令凡僧道服色,禪僧茶褐常服、青條、玉色袈裟。講僧玉色常服,綠條、淺色袈裟。教僧皂色常服,黑條、淺紅袈裟。”由此可見,明代僧人的服裝可分為禪、講、教三種差別。到了近代就更加有所改變。
至于現在僧人的內衣與俗人沒有什么區(qū)別。外面的長袍保持了漢代的形式,中褂和小褂是由長褂改變而來,為了勞作時的方便而已。唯有袈裟是代表佛教的象征。但現在僧人所著的袈裟也不是印度佛陀時代的固有形式,而是中國化了的。佛教傳入韓國、日本之后又有很大的改變。日本僧人的袈裟只用一條布帶持在肩膀上,而韓國則有些象中國僧人的袈裟,可只有上半身一半的長,不象中國僧人的袈裟是齊地的。唯有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僧人的袈裟基本上保持了原始佛教的形式。由此可見,佛教僧侶的服裝也是隨著國界、民族的不同而改變,形成不同特色的佛教服裝文化。
佛教僧裝的類別
如果從佛教僧裝的類別上來看的話,可分為袈裟和僧裝兩大類。袈裟有“五衣”、“七衣”、“大衣”的不同。僧裝有“海青”、“大褂”、“中褂”、“小褂”之分。另外還有“僧鞋”、“僧襪”、“僧帽”等也是佛教的服裝文化。“五衣”者,梵語叫安陀會,是由五條布一長一短縫制而成,故叫五衣,是僧人平常勞作或就寢時穿用。“七衣”者梵語叫郁多羅僧,是由七條布兩長一短縫制而成,故稱為七衣,為僧侶禮誦、聽講時所穿用。“大衣”者俗稱“祖衣”,為方丈和尚或講經說法時所穿用。梵語叫僧伽黎,為三衣中最高的一等,故稱“大衣”。有上、中、下三品之分,用九條、十一條或十三條兩長一短縫制而成的大衣為下品。用十五條、十七條或十九條三長一短縫制而成的大衣為中品。用二十一條、二十三條或二十五條四長一短縫制而成的大衣為上品。三衣在顏色上除大衣紅色之外其它七衣和五衣一般用黑色或茶色為主。由于袈裟是用很多小塊布條縱橫交錯,拼作“田”字形,如同田地畦壟,表示僧眾為眾生的福田,所以袈裟也稱做“福田衣”。除此三衣之外還有“僧伽支”和“厥修羅”二衣,總稱為五衣。“僧伽支”意譯為掩腋衣、覆肩衣。是一種長方形的衣片,袒右肩覆左肩掩腋,可覆蓋胸部,長度自左肩至腰下。“厥修羅”意譯為漆衣、下裙,為長方形布片縫合其兩端而成。此兩種衣多見于喇嘛穿用。除以上五種為佛教僧侶穿用之外,還有一種叫“縵衣”,由一整塊布作成,不分條塊,為佛教在家信徒受五戒之后所穿用。這種衣不能常穿,只能在做法會或寺院隨喜做佛事時才可穿用,是用來求懺悔的衣。所以做叫“禮懺衣”。
除以上三衣袈裟之外,出家僧人平常穿用的服裝稱為僧服。這種僧服不是佛教原有的,而是佛教初傳入時,漢代的俗人服裝,被佛教保存和延用下來,今天成為僧人的專用服裝。如有“短褂”為僧人之內衣,“中褂”又稱羅漢褂。長至膝下為勞作時穿。“長褂”又稱長衫為僧人的常服,是保持了漢服和唐服的特色。短褂和中褂是太虛大師在長褂的基礎上改變而成,故稱“太虛裝”。介于袈裟與常服之間,還有一種服裝為圓領方袍大袖的唐裝,俗稱“長袍”,佛教稱為“海青”。因為江蘇吳中一帶把方袖衣稱為“海青”,以僧袍之袖寬廣故援引其名稱為“海青”。海青一般方丈為黃色,大眾為黑色,但現在的僧服有各種不同的顏色。總之,一般僧服不能用太鮮艷的顏色就可以了,沒有特殊的規(guī)定。另外僧人有僧帽是暗灰色,形狀以平頂冠為主。北方冬季時可戴護耳的風帽,俗稱“觀音兜”。古代僧人還有元寶帽、毗盧帽、寶公帽、天冠帽等各種類型。印度地處熱帶,僧人一般赤腳,不穿鞋襪,中國風俗不同,出家人都穿鞋襪,不過這些都是古代人穿的鞋襪,佛教延用而成為僧人專用的鞋襪。因此可以說僧人的服裝是保持了中國古代的服裝文化,在今天文化逐漸西方化的同時,古代傳統(tǒng)服裝文化顯然更有特色和意義。
佛教僧裝的作用
最后我們再從僧侶服裝的作用而言,僧人是佛教三寶之一的“僧寶”,故稱為“福田僧”。意思是為眾生廣種福田。因此所披戴之服裝稱為“福田衣”。從此名稱可見僧裝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身份。如同軍人的軍裝代表軍人的身份一樣有重要作用。故佛經有“袈裟五德”和“袈裟十利”之說。《釋氏要覽》卷上載:釋迦牟尼為大菩薩時,曾在寶藏佛前發(fā)愿自己成佛時,袈裟能成就五種功德。(1)佛弟子雖犯種種邪見,若能真心敬重袈裟,必可達到三乘果位。(2)若能敬重袈裟,則可在三乘解脫道上得不退轉。(3)如有鬼神、人及非人為饑渴、貧窮所迫,得袈裟小塊及四分,即可饑食之足。(4)如眾生互相沖突,想到袈裟的神力,便可產生慈悲之心。(5)如有袈裟一小塊,恭敬尊重,常得勝于人。按大乘《心地觀經》說:穿上袈裟有十種利益。(1)離羞恥而具慚愧之心。(2)離寒熱、蚊蟲、惡獸。(3)顯現沙門形相,見者歡喜,離邪見之心。(4)是人天寶幢相,生梵天之福。(5)生寶塔想,滅除諸見。(6)不生貪愛,斷離五欲。(7)袈裟是佛凈衣,永斷煩惱而作良田。(8)消罪而生十善。(9)如同良田,能增長菩提之芽。(10)如同甲胄。煩惱的毒箭不能加害。《弘明集》說:“沙門披袈裟著僧服對于僧人來說不僅是御寒,而且更大的作用是能防非止惡,靜心除慮,是護持戒體的主要工具”。正由于袈裟的“五德”和“十利”的功德,所以三世諸佛皆著袈裟,也就成為出家僧人的一種固定標志。出家人稱為“披剃”,即“剃”是剃除須發(fā),表示斷煩惱生智慧。而“披”即是披上袈裟,成為福田僧。所以出家人搭衣時心念偈云:“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說明了僧人服裝對僧人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
僧裝在今天看來,如果從普通意義講只是僧人的標志。如果從文化、理論上講則有更深遠的文化色彩和哲學理論。因此,佛教僧裝文化成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研究古代服裝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需要定制、采購工作服、勞保服相關產品及資料的用戶,可撥打公司服務熱線:028-6141 6833;我們期待您的來電及咨詢,您的滿意是我們服務的宗旨,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